当前位置:雾雨>都市言情>人在香江,打造超级财阀> 第四百五十六章 朱迪·福斯特即将到香江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四百五十六章 朱迪·福斯特即将到香江(1 / 2)

《东方日报》总部,陈知白此时正在办公室里处理着工作上的事情。

“笃笃笃。”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。

“门没反锁,进来吧。”陈知白抬头对门外说道。

房门被推开,进来的是通联部部长王志刚。

“陈总,好消息,我们这次有很大机率打破我们自己的销量记录!”此时的王志刚,一脸的喜色。

“噢?有什么消息了吗?”陈知白放下手中的报表,笑着问道。

昨晚,将苏城收购《东方日报》的消息作为今天报纸上的头条新闻之后,陈知白觉得,有机会大卖。

毕竟,不管是苏城还是马家,都是如今香江议论热度比较高的对象。

因此,陈知白作为新任的《东方日报》总经理,决定将最新一期报纸印刷数量提高到60万份。

因为,此前《东方日报》曾经创造过一个记录,单日销量高达五十三万多份!

在《侠义文学报》没有崛起之前,这个记录几乎是个不可突破的记录。

自从创造这个记录之后,《东方日报》的销量也没有再超越过这个数值。

所以,陈知白觉得,这是一个突破记录的好机会。

而现在,才刚到中午,必定无法统计完整的销量数据。

因此,他也很好奇王志刚为何这么笃定这期《东方日报》能突破以前的记录。

“根据多个销售点的反馈,我们起码有一半以上的销售点,《东方日报》在中午之前便被一扫而空,基本上突破之前的记录是没有任何问题了。”王志刚笑着说道。

印刷的60万份报纸,公司早在昨晚就推销完了,听说有大新闻,不少销售点都提高了份数。

作为对内、对外联络的部门,通联部是最先掌握这些消息的。

“噢,那可真是个好消息,可惜就算将那60万份的《东方日报》报纸卖完,也只是打破了我们自己的记录而已,没能突破《侠义文学报》的记录,真是可惜啊!”陈知白有些感慨地说道。

“陈总,苏城先生已经成为了我们的老板,我相信咱们《东方日报》迟早有一天能破了《侠义文学报》的记录!”王志刚充满信心地说道。

此前,《侠义文学报》最高销售记录是69万份,差点就突破了70万份。

这个记录,的确比较难突破。

不过,香江人口如今在急速地增长着,人口的增长,就代表着需求越来越大。

当初,《东方日报》刚创立的时候,香江人口不过只有390万人而已。

如今,仅10年的时间过去,香江人口已经达到了490万。

这10年时间,香江的人口虽然没有翻一倍这么恐怖,但也多了整整一百万人口。

这自然也会大大地提高了香江的消费力。

“我也相信,迟早能破了,夺回我们“香江第一报”的称号!”陈知白的目光中充满了坚定。

他可是见证了《东方日报》从一家员工只有10余人的落魄,到如今员工上千人的香江第一大新闻报纸的历程。

因此,他对《东方日报》的感情,是非常深的。

这些年,为了提高《东方日报》的销量,他想尽了一切办法。

可惜,有时候有些策略被马家直接pass掉了。

如今,《东方日报》被苏城收购了,也就是说,掌握的资源,理应和侠义传媒公司的报纸同等了。

这样的情况下,陈知白觉得,在新闻领域,《东方日报》的地位基本稳了,不再有被《侠义新闻报》超越的可能性。

果不其然,在时间又过去了一天之后,前一天的销售数量也出来了。

毫无意外,《东方日报》的销量突破了此前自己创造的记录,销量达到了58.7万份,成为当天香江报纸的销售冠军。

《侠义文学报》如今虽然坐稳了香江第一报的位置,但也不是每天的销量都能达到六十万份以上的,有时候低潮的时候销量也只有四五十万份。

尽管如此,这个销售数量也让香江其它报纸遥不可及了。

如果《东方日报》不是有些销售点进货太多没有卖完,估计销售突破60万也不是事儿。

苏城收购《东方日报》这事情,让他的地位仿佛在香江又提升了一层。

毕竟,《东方日报》的影响力,远远比不少市值比它高的企业要高得多。

时光匆匆,日子很快在平淡中又过去了几天,时间来到了1979年的1月12号。

苏城收购《东方日报》的新闻,在香江也逐渐被大家抛在脑后。

每天,都会有发生不一样的事情,大家不可能一直将目光放在一件事情上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和记电讯公司建设的蜂窝移动通讯系统越来越完善了,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大了。

苏城拿着一台云盛S1移动电话坐在汽车上,汽车行驶在香江的主干道时,都能够发现,移动电话上面的信号灯,很多时候都是绿色的。

这样,也代表着移动电话离正式公开商用的时间不远了。

根据纳美娱乐公司的安排,朱迪·福斯特将会在1月15号到达香江,这也是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